眼科与耳鼻咽喉科论文_OCTA技术在白内障术后
文章目录
1 资料与方法
1.1 一般资料
1.2 方法
1.3 统计学处理
2 结果
2.1 两组临床资料
2.2 两组手术前后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
2.3 两组手术前后SCP、DCP血管密度、黄斑FAZ面积
2.4 术前OCTA检查黄斑区微循环参数与BCVA的关系
2.5 OCTA检查黄斑区微循环参数与术后视力恢复不良的关系
3 讨论
文章摘要:本文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(OCTA)在白内障术后黄斑微循环变化中的应用价值。选取我院白内障患者60例(60眼),根据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(BCVA)分为不良组与良好组。手术前后均行OCTA检查,良好组术后1个月黄斑区全层和内层平均视网膜厚度、黄斑中心凹周边DCP高于术前,黄斑FAZ面积小于术前,不良组术前、术后1个月黄斑区全层、内层平均视网膜厚度低于良好组,黄斑FAZ面积大于良好组,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周边DCP低于良好组(P<0.05);术前黄斑区全层、内层平均视网膜厚度与BCVA呈正相关,黄斑FAZ面积与BCVA呈负相关,术前、术后1个月黄斑区全层和内层平均视网膜厚度、黄斑FAZ面积,以及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周边DCP与术后视力恢复不良显著相关(P<0.05)。提示OCTA所测黄斑微循环参数对白内障患者术后BCVA具有良好评估作用。
文章关键词:
论文作者:彭稚薇 徐飞 秦贤杰
作者单位:柳州市人民医院眼科
论文分类号: R779.66
相似文献:扫描信号强度对OCTA测量正常人黄斑浅层血流的影响.....作者:霍妍佼,郭彦,张微,李蕾,王宁利,刊载期刊:《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》黄斑旁毛细血管扩张症的OCTA特征.....作者:丁琴,马晓玉,陆思林,刘洪,宋艳萍,刊载期刊:《中国激光医学杂志》OCTA在DR患者黄斑血流密度观察中的应用.....作者:黄燕琳,刊载期刊:《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》OCTA在DR患者黄斑血流密度观察中的应用.....作者:向湘,马红婕,唐仕波,刊载期刊:《国际眼科杂志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消退患儿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(OCTA)变化.....作者:吴桢泉,赵金凤,张福燕,田汝银,陈懿,马大卉,佘洁婷,郑磊,陈妙虹,杨宇航,曾宪露,曾键,汪建涛,张国明,刊载期刊:《眼科新进展》Ⅲ期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黄斑拱环结构变化的研究.....作者:李毅男,李若溪,刊载期刊:《中国实用眼科杂志》黄斑下浓厚出血的多联治疗.....作者:陈慧瑾,冯学峰,王常观,马志中,刊载期刊:《中华眼底病杂志》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临床观察.....作者:郭青,张岩,刊载期刊:《解放军医学院学报》正常儿童青少年黄斑厚度的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.....作者:吴斯琪,肖亦爽,刊载期刊:《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》基于OCTA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密度分析.....作者:刘俊,廖荣丰,刊载期刊:《眼科新进展》